李耳降世所产生的异象被传开后,他立即被当时的周天子请到了都城去。有异人降世,这位天子也希望凭借着这位异人的实力,能够将权力抢回到手中来。一个有名无实的天子,绝对不是他所期望的!
对于周天子的请求,李耳根本就是嗤之以鼻。以自己的能力确实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改变了现在的形式又如何,自己能改变得了一时,却改变不了一世。为此,他干脆向周天子要了个藏室史的闲职,希望整理下人族自有文字记载之后所产生的文明,他也好进行分类,算是为教化人族打下基础。(注藏室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
当然,李耳此举也意在静心思考。当初赵无涯曾经传了老子一段《道德经》当中的内容,而他也凭借短短几段文字便提升了境界。因此,李耳自降世后便一直思考着这其中的问题,希望能为人族留下一篇不朽的著作,也希望自己的道行还能进一步的提升。
公元前523年,孔丘周游列国抵达东周都城洛阳时,听闻李耳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因此便特意到他的面前问礼。
李耳见到孔丘后,知道那位逍遥师兄确实厉害,这个孔丘果然向自己问道了。为此,李耳便将自己的见解告诉了孔子,希望孔子能将自己所想出的东西传播出去,也好为人族的发展作出贡献。
奈何孔子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对于李耳所说的“道”,他也只是作为参考罢了。不过,孔子对于李耳所讲解的“礼”倒是非常感兴趣,并且一直追问着,大有打破沙锅问到底之势。
李耳见难以教导孔丘学“道”,也只能教他学“礼”了,至于这个“道”,恐怕得另觅旁人了。
孔子学习过后,便继续周游列国去了。赵无涯也知道自己的努力算是白费了,李耳也无法改变孔丘的思维,看来也只得由那秦始皇出手了,大秦焚书坑儒的事件还得重演啊!不过这样也对,历史的进程并不会因为自己的出现而改变的。
李耳掐指一算,也知道时机差不多了。为此,他便骑上青牛,直奔函谷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