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悦被卖到牙婆手里,在一起的还有几个小童,看着都七八岁的模样,她是最小的一个。
除去年纪小,相貌上她也最为出挑,白白净净,一双眼乌黑安静,瞧着便让牙婆格外喜爱几分。
“小娘子且乖乖的,我就给你寻个好人家。若是也跟他们一般想着乱跑,像你这样白嫩的小童,有些人可最爱食了。”
牙婆的话并非全是吓唬,晋朝战火频频、饿殍遍野,易子而食在一些地方并不稀奇。
阿悦点头,轻声回她,“我乖乖的。”
孩童带着奶味儿的声音着实惹人喜爱,牙婆也非凶神恶煞之辈,待阿悦比其他小童总要更和善些。
阿悦不记得在剧情中,自己有没有被“卖”过这么一遭,亦或是走向有了变化。害怕不可避免,但车到山前必有路,畏惧也无济于事,何况那位魏侯是她的外祖,他们总该有办法的。
和她的犹存希冀相比,其他小童多是麻木呆愣,他们不敢反抗也不懂讨好。阿悦几次试图和他们搭话,都以失败告终。
牙婆带着他们一路南下,据她说,是要往临安城去。
临安城便是晋朝的京都,他处战火潇潇,临安城受的影响倒不大,无论魏蛟或宁常,这时候都无暇顾及晋帝。再有晋帝把五万士兵召回只守临安,其余时候照样饮酒作乐,夜夜笙箫。
路引在这种时候形同虚设,牙婆能做这样的买卖,自然有她的人脉,阿悦等人轻易就被偷偷运进了临安。
春风拂柳,杏花迎面吹来,落了阿悦满头。入目的皆是精致的绿瓦红墙,行人嬉笑打闹,她和几个小童不由同时呆住,怔愣在这繁华的街道。
一路上不知经过了多少城郡,再惨烈的境况也见过,阿悦他们被藏在牛车里,曾亲眼看到有人饿死在战火肆虐后的荒野中。再恍然站在临安城喧闹的土地,仅百里之隔,却好像成了两个世界。
牙婆对他们的反应很是得意,“知道我年婆的好处了罢?寻常人想带你们进临安,可没这个本事哩。”
她又道:“临安贵人多,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