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之后平稳过渡,谁知道他竟然要为自己的儿子举行葬礼——但这时候费迪南三世已经年近五十并且身体状况欠佳,已经没有懊悔与悲伤的时间了,他马上就将次子提到了他兄长的位置,带在身边仔细教导。
可惜的是上帝也只给了他三年时间,三年后他追赶着长子的步伐而去,留下了十七岁的利奥波德一世。
利奥波德一世事实上也是一个惊才绝艳之人,作为次子,如曾经的法国王弟菲利普那样,他不适合显露出过人的天赋,以及对权力的追求,哈布斯堡的近亲联姻也带给他一些不幸的特征——大下巴引发的呼吸困难,身材矮小,骨架畸形,在54年他的兄长去世之前,他一直被作为一个未来的教士受到培养,人们都以为,他将来会是一个红衣亲王,而不是将领或是大臣——毕竟如路易十四这样宽容的兄长实在是很少。
王位继承人应该受到的教育,他只获得了五分之一,或是更少,他一即位,面对的就是叛乱不断的匈牙利,奥斯曼土耳其的威胁,岌岌可危的国内经济,各有心思的领主与大臣,以及居心叵测的选帝侯们——他还要与法兰西的路易十四争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头衔。
虽然在三十年战争后,这个皇帝的头衔几乎等同于空王冠,但在那时候,哈布斯堡把控这个位置已近三百年,如果在利奥波德一世手中失去它,奥地利的虚弱与无能必然会暴露在群狼的目光之下,幸而经过百般斡旋,利奥波德一世精明地从德意志诸侯对法国人的反感入手,借助那么一点点微弱的情感倾向,遏制住了当时的马扎然红衣主教发起的攻势,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之位最终还是回到了哈布斯堡的手中。
让利奥波德一世最为不甘的是,这场战争是属于他与马扎然主教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反而并不怎么热衷,那时候利奥波德一世还天真地以为,这位国王正如人们传说的那样,是马扎然主教的傀儡。但很快,路易十四就亲政了,亲政后,他就像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朝阳,无论是月亮还是星辰,都在他的光芒下变得无比暗淡。
要让人们不将利奥波德一世与路易十四比较,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