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过程当中也使用了很多并不正义的手段,但不可否认的是,李卫东是一个实业家,依靠制造业来发家致富。
王秘书介绍完毕之后,老者对李卫东的兴趣又增加了几分,他听过许多发家致富的故事,其中有很多都是一夜暴富,像是李卫东这种踏踏实实靠制造业打天下的,还真没有几个。
更何况今年的李卫东只有二十五周岁。
只听老者开口说道:“听你这么一介绍啊,我对这个小伙子更感兴趣了,才二十五岁啊,这么年轻,就能创下这么一番事业,了不起啊!二十号那个座谈会,就请他过来吧,我也想见见,咱们国家的年轻企业家是什么样子!
“领导,参加那个座谈会的可都是知名的经济学家,安排一个做生意的进来,那些学者会不会有意见?”王秘书试探着问道。
老者却笑了笑:“经济学家是搞理论研究的,企业家是搞实际经营的,任何理论研究,最后还不是为了服务于实践么?而且经济上的事情,理论和实践很多时候都是相悖的。
我们以往的座谈会,主要是听这些学者讲理论,现在也该听听现实中的企业家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毕竟理论到底是不是正确,还是的靠实践来检验!”
……
李卫东接到了通知,说是邀请他去京城参加一个经济方面的座谈会,而且市里面还会派专人陪同前往。
仔细一打听,李卫东才知道,这个座谈会的层级比较高,不光是一群经济学家在那里瞎掰,还会有领导出席。
这让李卫东有些不知所措,他不明白自己一个做生意的,怎么就跟这个高层级的座谈会扯上关系了。
随后李卫东又接到了萧远征的电话,这才明白是自己当初的那一篇日本经济走势的“神预测”文章起到了作用。
1993年对于日本而言真的是多事之秋,如果是谈论1993年的日本,李卫东绝对是内行人,因为上辈子的1993年,李卫东就在日本,他亲身经历了日本经济失落三十年的开端。
座谈会的事情,李卫东是断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