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了?
难不成参与密谋的诸多宗阀,已经有人偷偷倒向内廷了?
想到这里,姚出云心里也是暗叹,事不密则败,都到这一步诸阀都还不能同心,这往后的形势就难看了,咬着牙道:“我不知此事,但也不会参与这事。你要是不信,我在这里可以立誓,此后所有涉及皇子之事,我姚阀都不参与。”
陈海也没有确定的信息源,只是随口诈一诈姚出云,但这段时间陈海看到英王府那边迟迟没有动作,想必也不会立时就去激化矛盾继续搞刺杀,那英王府能用的手段就有限了,送赢累出京就藩,无疑是诸阀此时能够尽量不激化矛盾的最佳选择跟手段,所以想猜到这点,也不是难事。
陈海没想到他这一诈,姚出云就将老底都露出来了,但姚出云说的这些话,陈海却是不信,燕京形势已成恶局,姚氏想置身事外,怎么可能?
不过,表面上陈海还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道:“我本不是滥杀之人,只是那姚文瑾当年在榆城岭三番五次的挑衅于我,他自己求刑而死,我能奈何之?今天姚玉瑶刺客,欲对我不利,我今天要是放了她,谁知道她还要搞什么妖蛾子。为绝后患,姚文瑾的所有家人、弟子,都都要交给我处置,我便当今夜之事没有发生过--不过,你们也放心,同为姚氏血脉,我此时也只是将他们囚禁起来,不至于立时就杀了。”
陈海提出的条件绝不能算苛刻,姚出云相拒绝都不知道怎么拒绝,说道:“自该如此。”
看姚出云如此爽快,陈海心中也是非常满意。同时他心中对各大宗阀无比鄙夷了起来,宗阀虽然都是庞然大物,但是利益纠葛还是太过复杂。总的来说,只要能够让宗阀延续下去,不触动他们的底线,他们面对强权的时候就会选择忍让。
只是他们今天抛一个棋子,明天甩一个累赘,早晚有一天被牺牲的那个人就会换成他们自己。
不过陈海还是想的有些偏颇了,姚阀因为百年内没有天榜高手坐镇,在和其他势力纠缠时就会尽量避免不重要的冲突,如果此时姚阀有一个道胎老祖的话,恐怕又是另外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