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全过程,从实验到起飞到故障坠毁,都用简略的笔墨刻画了一番。雷长夜看过木飞鸟设计图,里面有非常复杂的木羽系统。鲁班利用特制的轻盈灵木,模拟制造出了鹰的羽翎,令其覆盖木飞鸟全部两翼。
在木飞鸟动力系统中,他设计了一个复杂到极点的驱动系统来实现飞鸟的双翼上下扑翅的动作,推动空气,利用反作用原理向前飞行。这个驱动系统的核心自然是虚室生风阵。这个虚室生风阵作为法阵的核心,产生旋转飓风,推动驱动系统旋转运行,鲁班通过机械把旋转力转换成上下振动的力道,实现了拍翅飞翔。
但是木飞鸟虽然成功上天,却飞不远,也无法变向,降落的时候也不稳定。鲁班要不是练过,试验之后应该就没了。这也是他对于这个设计不是很满意的原因。
雷长夜本来也对这种设计不太感冒,觉得实在过于复杂。不过,当时他对于飞机的空气动力学也记得不太清楚,所以一直都没有胆量去研究这木飞鸟的实现方法。现在为了救回他麾下两员爱将,他必须鼓足勇气正视困难。
他的脑域经过中五品和小六品两次跃迁的强化,已经和他在小三品的时候大不一样。他的记忆力也变得异常强大,可以从脑海深处搜索昔年逛互联网看过的资料。
中学和大学他都曾经看过螺旋桨飞机的运行原理。他反复看着鲁班的木飞鸟设计图,觉得其他的设计都不太可靠,就是这虚室生风小阵推动驱动系统旋转运行的设计非常实用。
如果把这两个虚室生风小阵改装成推动螺旋桨桨叶旋转的动力,让汪芒把驼车的材料拆下来,以铁线柳的材质制造五叶螺旋桨,再制造一对类似单翼螺旋桨飞机的机翼,是不是可以做出一台简易的螺旋桨飞机?
雷长夜连忙起笔画螺旋桨单支桨叶的设计图,在绘图过程中,他的脑海里螺旋桨飞机的原理渐渐清晰:单支桨叶为细长而又带有扭角的翼形叶片,桨叶角相当于飞机机翼的迎角,但桨叶角为桨尖与旋转平面呈平行逐步向桨根变化的扭角。
这样的桨叶在旋转时,产生两个力,一个是牵拉桨叶向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