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听乌老者终于问到他,淡淡一笑道:“贫僧自幼出家,俗家姓名早已不用,还问他作甚。”
乌老者道:“都是人生父母养,纵入了佛门,这身骨肉也不能抛却,难道父母恩情还能忘却不成?”
唐僧想起自己命运多蹇,自幼与父母分离,心里滋味千种。
乌老者又道:“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父母生人何其不易……”
唐僧听了这两句话,心里难受得紧,眼泪簌簌落下来,他哪知道,这乌老者暗中使了法力,他凡胎,如何能受得住。
待唐僧哭完,乌老者道:“长老权当圆老儿一个心愿,我若不问个全,但只漏过一个,心里也不踏实。”
唐僧道:“我俗家正是姓陈。”
乌老者听唐僧自认姓陈,瞪大了眼睛呆了半响,忽地高举双手喜呼道:“天可怜见,我盼了三年,这一天终于教我等到了!”接着又连声念起“阿弥陀佛”来。
唐僧见乌老者欣喜若狂的模样,禁不住道:“老丈无需如此,遇到我却是无用,贫僧是自小出家,早立志终生侍佛的。”
乌老者也不以为意,笑道:“好说好说,一切有的商量。”
唐僧如何也想不到,一个姓氏也能惹出麻烦来,于是道:“我那三个徒儿不知此际如何了,他三个顽劣,我有些放心不下。”
乌老者呵呵笑道:“长老自去无妨,这男女婚嫁之事,岂能强拉硬拽的。”
唐僧听他越说越是离谱,于是出了书房,向前厅转来。刚行至长廊,见乌小妹正带着两个丫鬟在廊边观鱼,唐僧不想与她照面,就换个方向要绕过去。
乌老者也出了书房,走到小妹近前耳语几句,也不知他说的什么,小妹听了后粉面微红,娇嗔几句,乌老者纵声大笑,显是心情畅快之至。唐僧远远听到,心里颇为不安。
他又走几步,眼看便到了前厅后门,忽见乌小妹不知何时站在自己面前,那两个丫鬟不知哪里去了。乌小妹此时装束比刚才又不同,只穿一件淡绿色纹花夹袄,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