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歹也应有个解释。”
玉帝呵呵笑道:“老君啊老君,你当我心量何其窄也,上次瑶池之会,朕与真武、紫微二人推心置腹,再不会因些许小事猜疑。真武中了相柳之毒,已着龟蛇二将来向我告罪,说未擒下北海恶蛟,待毒消之后再去。”
老君听了玉帝这么说,心中释然,喜道:“陛下圣明!”
三人又闲聊几句,又饮了几杯酒,老君起身告辞,心中其乐陶然,捧着三个蟠桃回了兜率宫。
诗曰:灵台无物谓之清,寂寂全无一念生。色邪永灭超真界,心向西方极乐城。
唐僧固守本心,以无上真念保得不坏真阳,众人离了西梁女国。一路平安无事,转眼又是浅夏时节,但见那:熏风送兰香,濯雨新竹凉。艾叶无客采,涧花自争芳。
正行时,前面又见高山阻路,唐僧道:“悟空,我怎有些头晕。”
悟空道:“想是山路颠簸,行得急了。”其实白龙马走起来,足不沾地,哪里会有颠簸之苦?唐僧下马来,一步一步登上了山。
到了山顶,唐僧无心观景,寻块方石坐下喘气,半响才道:“走一步便难受一步。”他这句话却令悟空想起地藏王菩萨来,心道,你这里难过,那边也有人难过呢。
悟空道:“师父歇会再走,如今天暖,露宿亦无忧。”
唐僧坐了一会,唉声叹气站起身来,拄着九环锡杖继续向西走。四众进了山,穿岭过谷走了大半日,总算过了山头。
下了西坡,前面是一片平阳大道,悟空见唐僧走到太慢,前面又一片清明,并无半点恶气。道:“师父何不上马,驰骋一程换换心气。”
唐僧道:“也好。”
唐僧上了马,悟空只在白龙马后臀轻轻一拍,叫了声:“马儿快跑!”白龙马扬蹄而去,如飞似箭,顺平路往前飞奔。唐僧挽不住缰绳,只扳紧马鞍,坐在上面任由白龙马行去,转瞬间行了二三十里,白龙马方才缓下步履,慢慢行着等候悟空几人。
悟空须臾便至,腾云在上向周围望了一遭,这才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