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和朱五都哈哈大笑起来。李俊道:“你可知认出你的是何人。”</p>
武植道:“是一个西北大汉,把式好生了得,能跟我兄弟武二交手。他认出我来告诉了一个面色和善的员外。”</p>
李俊道:“那个西北大汉名唤王三,是西军商队的掌柜,那个员外则是平西侯爷。”</p>
武植一听下了一跳,瞠目结舌说不出话来。</p>
李俊道:“兄弟莫慌,平西侯爱惜人才,特命我等前来请你。”</p>
种师道在西军经略府里接见了武植,原本他对武植这个人并没有兴趣,他倒是觉得他兄弟武二都是一个练武的材料,如果加以打磨未来到也许在军中成就一番事业。不过他跟武植一番交谈反而让他对武植更加刮目相看。</p>
这个武植本是杭州人士,世代开矿为生,原本家境殷实,算得上是小康之家。后来朱缅花石纲祸害江南,武植家也就破了产。武植破产后被迫加入太湖的水寨,仗着识文断字,也在水寨中有一定的地位。后来大宋朝廷开了科考,武植干脆金盆洗手下山应考,武植还就真的中了“进士”,再后来在山东清河县做了县官。武植在将清河县治理的海晏河清,吏部考评年年为“优”。只是自己不会巴结上官,因此无法得到提拔。</p>
种师道听了武植介绍,道:“只是因为无法得到提拔,就要辞官吗?”</p>
武植道:“侯爷容禀,其实并非如此。我在将清河县治理的不错,被张邦昌的亲戚看上。他要推荐他的亲戚做清河县令,也不知道如何知晓在下在太湖之事,因此恐怕被小人陷害所有辞官不做。”</p>
种师道说道:“你这是想投奔何处?”</p>
武植道:“在下听说西夏国已经自去帝号,今年四月要开恩科,因此小人想去西夏国再入科场,大比一番。”</p>
种师道一听这个就来了兴趣,西夏国耶律南仙称制之后,自去帝号。给宋朝廷上表,主要是标示臣服之意。宋廷自然非常高兴,立刻恢复了岁赐。西夏国还组织了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