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宗皇帝的大队人马距离亳州只有50多里,所以童贯、高俅等骑着快马半天时间就到了。来到亳州后,童贯、高俅就分头行动。童贯带人去了太清宫,而高俅则带人直奔了亳州县衙。</p>
亳州知县张甲早就知道徽宗皇帝的南巡的队伍到了亳州境内了,原本他应该带人去迎接圣架,不过他现在已经得知金兵南下了,但是徽宗皇帝却舍了东京跑了,因此他也对徽宗皇帝的行为不齿,况且他也想逃走,所以就没有心思迎驾了。</p>
现在朝廷内外一片大乱,整个朝廷的运转体系已经失灵,淮南东路、淮南西路都已经乱成一片了,这两路宣抚使年前还把公文发发到亳州,请亳州准备勤王的粮草等一众事宜。甚至还有一路人马坐船船沿着涡水直至开到了亳州,后来由于再往北涡水上冻了,才弃舟登岸去东京勤王。</p>
但是随着靖康年到来,金兵南下甚急,现在几乎没有公文发到亳州了,相反的倒是各种传言满天飞。很多州府官员害怕金人南下,都卷了细软开始逃难了,各地逃难的百姓更多。张甲听说金兵过了黄河后,就觉得朝廷根本无力抵抗金人了,于是也收拾了细软准备逃命。他跟其他州县先比有逃跑的工具,就是那只勤王军留下的20多条战船,只要开动一两条船就足以让他逃跑了。他之所以没有早些逃走,就是想等涡水解冻后跑得方便些。</p>
今日张甲听说涡水已经解冻可以行船了,他就急急忙忙打包细软准备难逃,因为他知道此时不逃,那就要准备接驾事宜,到时候他一个小小七品县令恐怕就身不由己了。</p>
高俅来到亳州县城,发现县城四门打开,一个守卫都没有,不少百姓拖家带口的向南方逃难。高俅一路南行这种场面看多了,早就见怪不怪了,他此刻只是祈求这里的知县还没有逃走,三班衙役和驻防的土兵还在。</p>
高俅催马进城直奔县衙,他来到县衙之时正好看到张甲整理车帐,准备南逃。高俅高声喝道:“县令出来!”</p>
正在收拾行李的众人见一群鲜衣怒马的官军来到了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