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和蔡邕不是傻瓜,他们很快从弘扬儒学,光大儒门的兴奋中冷静了下来。
俩人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两项技术中所隐藏的危险。
三人只是交换了一下目光,接着便开始分头行动。
蔡邕上前,高声道:“诸位,诸位,本次月旦评,到此为止,大家散了吧。”
众人闻言,皆是诧异。
只是品评了袁本初和燕济子两人的诗赋,怎么就不弄了?
袁绍和曹操交换了眼色,与一干大佬拱手告辞,率先离去。
其余人见状,也都纷纷离场。
王仁从郑玄手中接过拓印板,把东西收拾到挂兜里,亲自交到了张让手中。
他郑重道:“张公,安民为陛下献上的这两样东西,于陛下有大用,切不可让旁人拿去。”
张让没有读过书,自然没有王仁等人的长远眼光。
但他清楚,王仁这样说了,说明自己手里的东西,非同一般。
他仔细收起,转头看向蹇硕。
蹇硕会意,立刻带着虎贲,来到张让身后,接过了挂兜,护在身旁。
张让拱手道:“王老、郑老、蔡老,今日月旦评,我会如实禀告陛下,你们可先回府休息,静候陛下旨意。”
三人拱手,张让看了眼张燕,抬手拍了拍他的肩,十分满意的回宫去了。
张让一走,郑玄抓住张燕的手腕,拉着他便往府内走。
张燕道:“哎——老师!”
王仁见状,恨恨的在张燕的屁股上踢了一脚。
张燕十分委屈的看向王仁,“王老,你......”
“你什么你,臭小子,你知不知道,你闯大祸了!”
说着,王仁又推了一把张燕。
俩老头像是押送犯人一样,把张燕弄进了蔡府。
蔡邕招呼来管家,低声吩咐道:“挂出牌子,今日不见客。”
说完,也跟了上去。
许氏兄弟、郑益恩等人站的比较远,有些搞不清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