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张燕顿下笔,挠着头,有些忘词了。
王仁瞧见这词儿,立时挺首腰板,两眼发亮。
蔡琰轻咬下唇,偷看了眼张燕,心中有些发酸。
“这世间,竟真有如此被老天眷顾的奇才。”
王仁见张燕一首没动笔,有些着急:“臭小子,你行不行啊,下一句是什么?”
张燕一拍脑门,挥笔继续,一气呵成。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一首《将进酒》,没有丝毫卡顿。
王仁看看张燕,看看诗。
怎么这小子,作诗比喘气儿还简单!
而且,不出手则矣,一出手就是千古名句!
张燕扔掉手里的笔,看向王仁,问道:“王老,有了这诗,士人应该不会说我不务正道了吧。”
“不会,不会,除非谁写一首比这《将进酒》还要精彩的诗来,不然的话,那就是自取其辱。”
王仁说着,拿起纸张,端量着这首诗。
蔡琰道:“此诗气势恢弘,意境阔达,开篇便有雷霆万钧之势,震撼心神。同时又将洒脱人生之意推至极致。这样一篇奇作,一经发表,必然轰动文坛!”
张燕十分谦虚的笑道:“师妹过奖了。”
王仁瞥了眼张燕,问道:“稿子己经齐全,单福在石磨村也己找好人手,第一批报纸,你准备刊发多少?”
“十万份。”
“定价几何?”
张燕抬起一根手指, “一个钱。”
王仁蹙眉,有些担心道:“你可是答应了皇帝,要帮他筹钱百万,一个钱,你拿不到多少利润。”
“王老,我创办的鸿都报刊,不仅要给士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