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逃避功劳!”
“他在淡出百姓的视野!”
“他在把功劳送给允炆,也送给方孝孺他们!”
“......”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眼里,当即就有了一抹欣慰的神色,以及一抹不大明显的歉意。
也就在朱元璋想到这里之时,他面前的场景就在发生了转换。
御书房之内,
黄子澄笑脸盈盈的,拿着一本制式奏疏汇报道:“启奏陛下,我们收回天下寺院这些年撺夺的土地,重新分配给有需要的农民。”
“现如今,天下大半的农民,都在歌颂您的好。?8\8`d,u^s_h*u+w+a`n\g~._c,o.m!”
“除此之外,有利于‘休养生息,发展经济,进一步发展工业与农牧业’的这相关政令颁布之后,相关的从业者,也都无不歌颂陛下的好。”
“当然,他们除了歌颂您的好之外,还不忘夸太祖高皇帝立您为储,是最正确,也最有远见的决策。”
“要是太祖高皇帝在天有灵,他一定会很欣慰的。”
朱元璋看着满脸堆笑的黄子澄,看着也很是高兴的朱允炆,当即就满意一笑道:“你说得不错,咱很欣慰。”
“只是,咱立皇长孙为储,合乎礼法,怎么就能和‘有远见’沾上边呢?”
“这其中,到底有什么......”
不等朱元璋继续思索下去,朱允炆就立即问道:“百姓们怎么没夸镇国公吗?”
黄子澄语重心长的说道:“陛下,镇国公是有意把自己排除在这些事情之外,从而最大程度的成就你啊!”
“当然,也成就了太祖高皇帝的身后之名。”
“从来都只有子孙仰仗父辈的福荫,现如今却是爷爷因子孙而沾光。”
“臣在这里,恭喜陛下,贺喜陛下了!”
朱允炆高兴的点了点头之后,就用尽是感激之色的目光,看向镇国公府的方向。
“这一切,都是师父送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