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官府安排的吧!”
“如果不是官府安排的话,那还说明咱这个皇帝,做得还算不错。”
想到这里,站在灵柩之上的,来自于洪武六年的朱元璋之魂,就开始打量这些正在跪拜送别且掩面而泣的百姓。
还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就满意的一笑。
洪武六年的帝都应天,虽然也很繁华,但还达不到让百姓的衣裳全无补丁的地步。
可是现在,他却没有看到一个百姓的衣服上有补丁。
尽管还有不少人穿的是粗布衣服,可只要衣服上没有补丁,他就心满意足了。
朱元璋看着这足以代表他一生政绩的一幕,也只是眼睛那么一眨,就觉得眼里有了那么点温热的泪花。
此刻的朱元璋暗自发誓,等他回去之后,他一定会更加的努力。
可也就在此刻,来自于后方的声音,却严重的煞了他的风景!
“镇国公亲自为陛下‘鸣鞭’?”
“陛下这辈子,办的最圣明的事情,就是让大同县知县林昊,变成了镇国公林昊。”
“什么是知恩图报,这就叫做‘知恩图报’!”
“只是知恩图报吗?这都可以说是‘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了吧!我哥在宫里当差,我可听说了,陛下以前天天针对镇国公,也就是后来才幡然醒悟了而已。”
“陛下悬崖勒马,知错能改,镇国公不计前嫌,依旧尽己所能,为大明而谋,真可谓是胸襟如海啊!”
朱元璋听着从后面传来的议论声,再看着正在前方为他认真的‘鸣鞭’开道的林昊,也是不得不服。
“很好!”
“你这表面功夫做得,还真是好极了呀!”
也就在朱元璋咬牙切齿的如此思索之时,他们就从朝阳门出城,紧接着就一路向北,往位于紫金山南麓的孝陵而去。
他们穿过风景秀美的梅花林之后,就来到了孝陵的陵区。
林昊只是抬头看了看眼前的文武方门,再看了看最上面的宝顶,就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