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量的事实材料来看,战后美国海外私人直接投资急剧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在于垄断企业的生产能力、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提高,它们的生产和销售等活力都必须越过国界,以全世界作为自己的市场和活动的范围、场所;</p>
那里市场大、市场扩大得迅速,那里能获得重要资源以维持其生产规模和经营活动,就往那里扩大投资。比如上面曾提到过的,象美国通用、福特汽车公司以及万国商用机器公司、国际电话电报公司等等,这些垄断企业目前每年的营业额达200—300亿美元以至400—500亿美元以上(1977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销售额分别高达550亿、380亿美元),它们在国外子公司的销售额一般占其总销售额的20—40%以上(如在1972年,国际电话电报公司、福特海外子公司的销售额分别占其总销售额的42%、26%)。</p>
这些庞大的垄断企业如不在海外投资,尽量建立分支机构(或与当地国家、私人资本合营),就无法适应其生产能力,也不能适应不断地迅速扩大的世界市场的需要并与别的垄断企业进行竞争。又如战后时期,发达国家和西欧国家(特别是共同市场的几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最为迅速,而美国对西欧的直接投资也最多,增长得也最迅速(在西欧的美国私人直接投资,1977年比1946年增长约59倍,从10亿美元增长为600亿美元);</p>
在战前的1938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直接投资70%在发展中国家,而在目前,由于原来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如西欧等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一些原来的落后国家已经发展成为经济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它们的市场迅速扩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海外私人直接投资的70%转而投放在发达国家,只有30%投放在发展中国家。1977年美国海外的私人直接投资,投放在发达国家的占77%,投放在发展中国家的约占23%。</p>
在西欧共同市场国家,不但其内部市场大,而且占世界对外贸易的份额也大,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