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娘亲生的,在咋地都有隔膜。”
连守仁和连继祖都是喜安乐、享受的人,如果知道有了回县城的机会,他们两个也“迫不及待”起来,那对古氏脱离苦海可是没有任何帮助的。譬如说只有一个逃出生天的机会,古氏当然会特别的珍惜,她不会允许任何的意外的。
连守仁和连继祖都不知情,通过蒋氏、周捕头、周捕头的媳妇(这是连蔓儿猜测的,周捕头不可能直接传话给连花儿,期间必定还要通过另外一个人。或是宋宅某个被连花儿收服的管事、小厮,或是周捕头的女人,直接去见连花儿)将花捎给连花儿,然后宋家派人来接古氏。
古氏顺水推舟去县城,就此脱离了苦海,临走许诺想法子将连守仁、连继祖这一家子随后弄去县城。连守仁和连继祖只有感激她,而不会有其他的念头。
而且,还有一件事……
古氏在老宅受苦,连守仁和连继祖相比起来却可以说是毫发无伤,而且没能给古氏任何的帮助。古氏心里,会一点都不怨吗?
“你大伯娘那人,这还真有可能。”张氏听了,不由得唏嘘起来,“这七拐八弯儿的,过的累不累啊。还是咱们好,没那么多心思,一家一计地,天天傻乐。”
连蔓儿和连枝儿就都笑了。
“大嫂她跟咱这一半真、一半假地,她这是啥心思啊?”连枝儿就问道。
“说的那些真话啊,肯定也是在心里憋久了,跟咱说说,她心里也敞亮敞亮。再就是,想借咱娘的嘴,在外面人跟前,帮她辩白辩白吧。”连蔓儿道。
二房的何氏,那是一个在家里坐不住的人。连蔓儿有时候甚至觉得,何氏在某种程度上,称得上是一个“交际界的天才”。何氏并不如何聪明,也并不如何能言善道,可是她爱说,而且不论哪家的大门,她都进得去,无论是什么样的人,她都能搭得上话。
“你二伯娘这憨脸皮厚的人,都是这样。”张氏忍俊不禁地道。
“我爷和我奶肯定得下令,今天的事家里谁都不能说。可那会我大嫂和秀娥嫂子吵吵,左邻右舍地肯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