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一些,现在才能学的快些。蔓儿也能学的这样快,算得上是天资聪颖了。”连老爷子用了一句成语来赞连蔓儿,接下来却又叹了一口气,“可惜是个女娃,要是托生成个男娃……”
连蔓儿暗自吐了吐舌头,她可不好意思说自己聪明,她能学的快,主要还是因为她也是有基础的,不过这话却不能说出来。
“我也就能教你们念个三字经,等你们二伯回来了,就让他教你们。”学了两天之后,连老爷子在下课后说了这么一句。
连老爷子只在小时候,他父母还在的时候念过一年多的私塾,后来就全靠他自学。而连守仁却是个秀才,连守仁能教的当然比连老爷子多。
连蔓儿就看了一眼五郎。五郎最爱念书,听连老爷子这么说,一定高兴。可是让连蔓儿不解的是,五郎脸上并没有半点喜色,反而微微皱起了眉头。
连蔓儿她们每天跟着连老爷子学习,却也没有放下家里的活计。酸菜作坊办的很顺利,现在除了给武仲廉名下的酒楼、作坊供货,还有县城、甚至外县的酒楼和饭庄来向她们买酸菜。另外,还有一些小贩,也从她们这里买了酸菜,然后拿到各个集市上去卖,当然价格就比当初连蔓儿在镇上卖的时候高了一些。
作坊开了十天,就有来干活的媳妇想领工钱。
“不是说好了,月底给吗?”连枝儿道。
“是二蛋媳妇,说是她妹夫在哪个村一个作坊里干活,干了一个月,最后没得着工钱。”张氏道,“二蛋媳妇跟我说,不是她信不过咱,是她婆婆,说要是拿不回去工钱,就不让她来干了。”
这个年代大多数开小买卖的都讲究诚信,不过难免也有一些例外的情况,像这种做工最后却得不着工钱的事,也不是没有。
“娘,你想咋办?”连蔓儿就问。
“我就是想和你们商量商量,要按我说,明天我就把她这几天的工钱给她。”张氏道。
“给就给吧,到月底也是这么回事,咱还能赖她的工钱。”连守信道。
“娘,要不,明天就把大家伙的工钱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