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老太医回海州, 方靖远才是真正“痛并快乐着”。
这个时代,很多医生都是由儒入医, 跟后世弃医从文的文豪完全不同, 所谓“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很多大夫的学识丝毫不逊于读书人,当朝的太医院里甚至还有过考中进士的名医, 钱太医虽然不曾中过进士, 可在徐州隐姓埋名多年,无论是四书五经还是各种医书, 都翻了不知多少遍, 背的滚瓜烂熟, 突然间从方靖远这里听到几个闻所未闻的名词, 还说得头头是道, 他就上心了, 不挖出来问个究竟,那是决不罢休的。
可方靖远对医术完全是门外汉啊,顶多是生活在信息时代, 从小接触的各种基本卫生常识和对一些传染病预防措施和急救方式有些了解, 知道可以用酒精/烈酒消毒, 知道传染病是因为病毒而起, 但不等于他就明白其中原理啊!
结果被老太医一路上刨根问底地逮着问了两天, 直到进入海州城, 他才能借口州府的事务繁多, 无数公文等着他去处理,让人先带老太医一行人去云台山下的学院落脚,自己则逃也似地回了府衙。
哪怕面对那些堆积如山的公文, 也好过被老太医问得搜肠刮肚。
云台山那边的学院目前还是个综合学院, 从府学、算学到他新开的工学和农学,都安排在了一起,一方面便于管理,另一方面则是希望各个学府能互通,哪怕是府学生,想要学习算学,了解工学,也可以抽时间过去旁听。
在他看来,那些考了进士入朝为官的人,要治理一州一县,光是读懂四书五经还不够,要了解农桑水利,才能督进开荒种植,增产增收,更不用说算学和工学,哪怕州县衙内都有六科吏房,但作为府君若是连基本的账簿也看不懂,就很容易被手下的胥吏蒙骗。
这些杂学虽不是科举的必修课,但只要多学一点,开阔眼界,增广见闻,总能对学问有所增益。
反正那里都已经有不少杂学,再多一门医学课也不算什么,方靖远就毫不客气地将钱太医一行先安置在云台学院,然后再吩咐人将府库里的“办学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