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老夫日夜操劳,竟然被你们这般看到,真是难受。
不过被众人这般带有鄙视的目光看着,王家家主就算有天大的理由,依然感觉有些羞赧,但还是紧紧的看着朱振,等待着朱振的答案。
在他看来无非就是一个二选一的问题,谁给的好处多那就跟着谁呗,有什么好纠结的?
难道谈感情?
世家之间的龌蹉事儿可也不少,都在这一亩三分地里讨生活,难免没有磕磕碰碰。
胡家倒霉的时候,墙倒众人推,可没见着谁讲感情上去帮一把……如果有一天,王家因为没有钱而倒下了,大家对待王家的态度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世家就是一群狼,唯独富裕的狼才能过好日子。
这一点,王家家主比谁看的都透彻。
朱振呵呵一笑,心说就喜欢你这样的!君子可爱才,但出手需有道。
他挑起大拇指,赞道:“王兄直言快语毫不做作,不愧是赤诚君子!本伯于朐县境内共规划出盐场十五处,每一处盐场,年产海盐绝对不下于百万斤,若有不足,本伯给你补上!”
元末动荡,其中受冲击最大的便是盐业生产,现在内陆的盐价已经翻了十几倍,便是沿海的百姓,都未必吃得起盐,这一百多万斤的产量甚至已经无法用财富估算。
最关键的是,这是一笔万古千秋的买卖,海水不竭,便取之不尽!四五块盐场的产量就超过一处产盐重地,怎能不让人咋舌?
王家就家主的眼睛都红了,急吼吼的看着朱振,眼神里的贪婪和急迫赤裸裸的放光……看着自家兄弟的模样,无奈苦笑。
自己这兄长太过于爱财,早晚要栽在这方面。
淮安世家大多有海盐生意,但是规模最大的一家,无疑是张家。
而张家占据大量沿海的芦苇荡,朱振若想建造“盐场”,那就势必要跟张家直接摊牌,因为这已经触及到了张家的底线。
大家明白,朱振怕是已经知道了,霍山之战的起因,便是张家的暗中联系。
这就是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