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日后希望远民你多多指教我等,政欣,你对博物学多有钻研,还有兴民,你的天文学亦在学堂聂足以称道……”
在座的只有五个人。除了徐二愣子之外,都是以前赵嘉树在学堂的好友。或者说未入学堂之前,从父辈那里起始,打小的交情。
“嘉树兄你这是哪里的话,咱们是同窗,共同扶济是应该的。”
钱郑欣碰杯,喝了一口酒。
“徐兄的各科学业都不错,现在我们指教徐兄,说不定改日就是徐兄指点我们了。”
“连续两次升级考都成功了,虽说有初小、高小各科简单的因素,但这和徐兄的聪颖是分不开的。几年学文,就有如此造诣,要是搁逊清那会,说不定徐兄还能混一个祥瑞的名头。”
“秀才不说,但过府试捞一个童生……或许可行。”
一旁的孙家两个兄弟,孙远民、孙兴民亦是开口附和。
自从徐二愣子到赵家拜访伊始,大半年以来,因是同等的年纪,赵嘉树又是年少老成,久而久之,二人也算是称兄道弟了。同样,和赵嘉树一起厮混的小圈子,也将徐二愣子吸纳了进去。
中学堂按照学部的章程,共有十二门科目,分别为修身、读经讲经、国文、外语课、历史、地理、算术、博物、格致(物理及化学)、法制及理财、图画、体操。每周上课三十六小时。
不过弘文学堂还是保留有了早年间的分斋教学,分了格致斋、时务斋、经学斋等,这些斋入了学的学生可挑选其一加入,日后在课业亦会呈现出侧重于某一斋的现象。这也是弘文学堂为了呼应前几年学部下达的仿德意志学制变通中学课程,实行文、实分科,文科重经学,实科重工艺。
所以中学堂的学生往往会出现偏好某一学科的现象。大部分的学生都喜欢结成小团体,互相讨教,取长补短。
今日赵嘉树入场说的第一句话,便是与此相关。
“前几日,李先生改编了一部英吉利的戏剧,《十二夜》,是莎士比亚的剧,我打算邀请几个女校的学生,咱们一起表演,等开学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