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出版社来信请你,以为是瞎传的,原来真有这事。”
乔少平对自己缺乏的东西总是感兴趣,因为缺少文化水平,一直羡慕文化人,于是他一改刚才的傲气,显出几分真情,说:“我今天也上郑州办事,正好顺路,一起走吧!”
“你先走吧,我还要拐到县城文联办事,不想给你添麻烦。”
“好说,我可以拐弯送你,等你办完再上郑州。”
“到县城要等很长时间,只怕耽误你的正事,赶快走吧!”
乔少平见他不肯上车,就说:“那好,我先走了。”把手一挥,小车绝尘而去。
田林山走过省城繁华的大街,终于走到一座高大壮丽的楼房前,这里设立着几家省级出版社,其中黄河文艺出版社,就在这座楼上,他敲开了文艺处办公室的房门,一个编辑开门问道:“你有什么事?”
田林山说:“我就是《青春的历程》一书的作者田林山。”
编辑立刻热情地和他握手:“欢迎,欢迎,一路辛苦了,请屋里坐。”
编辑四十岁左右,肥胖的身材穿着一件流行的方格衫,留着很长的头发,戴着茶色眼镜,胖胖的脸上浮上一丝笑容。看外表,他并不像文化人,就像一个商场里的老板。他自作介绍:“夲人姓钱,南都市人,名叫钱永辉,是文艺处副处长,编辑部主任。
田林山感激地说:“钱处长与我素昧平生,却这样关心一个乡下文学青年,这令我永生难忘。”
钱永辉笑了一下,说:“不必客气,都是搞文学事业的嘛。”随后转入正题:“我花费两个星期的时间,读完了你的大作,感到这部作品很有欣赏价值,基本上达到了出版水平,像你这样来自农村的业余作者,把作品写到这种程度,真的实在难得。”
田林山激动地站起来说:“感谢钱处长的赏识,感谢钱处长的支持。”
钱永辉话头一转又说:“至于作品何时出版?从目前的出版形势来看。图书市场相当疲软,当代小说的销量已经滑入底谷。我们编辑人员总是衡量成本,对书稿挑选再三,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