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之后,李自成送走了妻子高桂英才没多久,就一个人独自坐在营帐之中,静静地看着眼前的山西地图,思考着未来几个月应该怎样行动?
脑海里浮现一个个信息,心里不断揣摩着,将各路起义军与陕西的官军相比较。
目前为止,凭着黄河天险,起义军构筑了三道防线,以此抵御曹文诏与洪承畴等人的攻伐之势,将其拒在黄河以西,陕西境内。
第一道防线,自不必说,正是黄河;其次,就是以山西的太原府和平阳府最西侧的河曲、永宁、石楼、稷山、闻喜等诸多州县;最后,就是汾州、沁州、潞安府以及泽州,构建成第三道防线。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没有人比李自成更加地清楚,这三道防线不过是花架子,有多么的脆弱,根本就是不堪一击,尤其是面对曹文诏那样的精锐主力!
山西虽然不大,连陕西的一半都不到。然而,人家好歹也是一省之地,岂是二十万的起义军能够控制得了的?更何况,三十六营控制的并不是整个山西,而是一些州府的部分地区,如何能保证三道防线的稳固?
称其为三道防线,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自欺欺人,还差不多。李自成也在暗暗冷笑,很是鄙视!
身为三十六营总盟主的王自用要么是脑袋进水,要么纯粹就是一个蠢材。如今这个时候,如此布局,用蠢材二字去形容,都是一种抬举!
如今这个时候,不趁着官军主力还未集中在山西,赶紧向南战略转移,却选择硬碰硬,与官军直面冲突,构置什么三道防线,真不知道王自用是怎么想的?
如果是推翻了大明王朝,关内是几人争雄,看谁能够取得天下。王自用这样做,这样安排,李自成尚能理解,也能赞同。
然而,三十六营的造反声势只是稍有起色,并未占据什么优势。本就是造反的乱军,兵力薄弱不说,士兵的作战素质更是弱得不行,更没有取得任何绝对优势可言。而且,山西还在朝廷的手中,东西两个方向都存在着威胁,不想着赶紧跑,却专注于勾心斗角,借助官军之势,削弱其他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