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庄内,九叔正盯着两个徒弟修行。
“师兄?林师兄在吗?”
大门外,响起呼唤九叔的声音。
“难道是我茅山上的师弟?”
九叔认不出这个声音,毕竟茅山广开山门,五湖四海的向道人士都能拜在茅山门下。
“你们两个,好好修行,我去看一下。”
九叔语气严厉,不是他性格如此,而是不这样,他这两个徒弟就能翻上天去。
来到大门口,九叔一开门,便听到门外的年轻人道:“你就是林师兄吧?”
九叔细看对方,一身茅山道袍,虽然年轻,但语气沉稳,于是说道:“我是林凤九,你是?”
“师兄好。”
年轻人立时向他施一道礼,接着道:“我道号清正,乃是茅山第一百二十八代弟子。
这一次来,是请师兄你上茅山共商镇魔大事。”
听此道号,九叔不疑有他,因他也是清字辈,不过下山久矣,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使用了。
“镇魔大事?!”
九叔惊喜道:“莫非咱们那几位师祖都出山了?”
可清正接下来吐出的两个字打消了他的惊喜:“并未。”
“没有几位师祖坐镇,要想镇魔,恐怕十分不易啊……”九叔轻叹一声,将清正邀进门来。
叫他那早已安分不住的徒儿上了两碗粗茶,九叔问道:“既然师祖未曾出山,我茅山为何要开这镇魔一事?”
清正面带悲戚,道:“师祖们,再也出不了山了!”
“什么!”
九叔大惊,前番他带徒儿上茅山时,还未闻此噩耗,怎么这才数月功夫,茅山竟发生了此等大事。
旋即,九叔急问:“那龙虎山上的天师,阁皂山里的老祖呢?”
龙虎山,茅山,阁皂山,并称三山符箓,皆是承汉时五斗米道张道陵的教统,堪称一脉同源。
“都没了……”
“和尚家那几个不死的老秃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