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比试的实际行动落到了徒弟们身上。
毕竟弟子们都未出师,更都是年轻之人,胜负这等意气之争在他们身上,只是寻常而已。
然后便是秋生、文才二人代师攀比。
这二人,要比拳脚功夫,或是玄术斗法,或许还能拿个名次,奈何茅山之上,不好弄这些个武的。
打出真火来,闹出什么动静,还要师父们受挂落。
由此原因,只能比文的,师父们出题,徒弟们回答,答对多者,自然为优。
可比文的,九叔这两个徒弟真是好有一比——那是十窍通了九窍,乃是个一窍不通。
最简单的茅山修行境界有几个门槛几乎都回答不出来。
叫平素十分体面的九叔差点下不来台,当然,他的师兄弟们也没有什么坏心,取笑几句就轻轻放过了。
但九叔的心里可放不下。
再之后的两天时间里,他的两个徒弟都被他关在了房间里,要他们一直读书,最好读到吐。
硬生生把好动的秋生、文才熬得面黄肌瘦,茶饭不思了。
华十一虽说觉得不至于,但这是九叔家事,他局外之人也不好置喙,况且他这两个徒弟确实也需要知道些好歹了。
索性也由得他去了。
“哎……”
九叔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前生造孽太多,今生落得这两个徒弟给他折寿,但还是解释道:
“这蜡烛叫做长明烛,最早是用鲛人泪所制,可真正的千年不灭,烛照万千。
然而鲛人在汉时就被捕杀殆尽,所以现而今的长明烛是用次一等的寒海鱼油所制,虽然仍旧明亮,却比不上鲛人泪所制之长明烛了。”
“鲛人泪?师父你见过鲛人泪做的长明烛嘛?”
“糊涂,你看最前方那杆大烛,其亮度堪比我们头顶上这根长明烛的数倍,那就是鲛人泪制的长明烛了。
那杆蜡烛已在茅山洞天照了四五百年了……”
说到这里,九叔不由得叹了一口气,乃是因为想起那蜡烛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