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青釉葵花笔洗,民国三十年(1943年)严和店仿制汝窑瓷,估值800至1200元,残缺。
汝窑碎片,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汝窑出品,碎片过小无法估值。
一个物件竟然蹦出了两条提醒,林天一懵逼了。
林天一冲着正在追问的唐墨林讪讪的说道:“那啥,我再看看。”
看出这个笔洗缺口断茬的芒茬是宋汝窑瓷器,是林天一根据格古要论对历史名窑瓷器的特点作出的判断,可是这鉴定术却给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提示是什么鬼?
唐墨林微微一笑,要是换了他他也会心虚,当年把这个笔洗收上来之后,他也使用了很长时间才发现这个笔洗上隐藏的猫腻,那个缺口确实是宋汝窑的瓷器不假,可是也只是那个缺口是真正的宋汝窑,而且只是小指甲盖那么小的一片,整个器身则是巧匠将这片碎片后补上去的,而那个缺口就是一个诱饵,十个人看得有九个半人会为这件汝窑精品感到惋惜,却没想到当他们看到那个缺口的断茬时就已经掉进局里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鉴定术既然给手中的笔洗鉴定出两个相差千年的年代,林天一心知这个笔洗必定有问题,更何况前面唐墨林也坦言这是自己三十年前打眼收上来的一个赝品。
心中有了判定,再观察起来林天一就仔细了很多,在十倍放大镜的帮助下,他仔细观察之下竟然真的找到了猫腻所在,忍不住松了口气露出了笑容。
看到林天一脸上的笑容,唐墨林心中却是一紧,他盯着林天一问道:“你看出什么来了?”
林天一笑笑问道:“您昨天给我的那两本《格古要论》上对各大名窑瓷器的特征都有详尽的描述,根据《格古要论》描述,胎质成型后呈直线状茬口的只有宋汝窑一家,历朝历代仿制的汝窑瓷器有一些虽然能在釉色以及其他细节上做到以假乱真,可是却始终无法仿制出宋汝窑独特的胎质。我看您这个笔洗缺口的断茬是呈直线状的,因此刚才我才说这个笔洗是宋汝窑的。不过我刚才又仔细看了一下,发觉有缺口的这一块跟其他地方的釉色有些细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