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都没有第一。毕竟所谓的第一,大部分人都是坐井观天的结果。
井中有一群青蛙,其中一只跳出了水井,才发现人类聚居的村子很大。待到出了村子,又会觉得小镇是庞然大物。
刘正明白,修道者的认知极限,会随着境界的提升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倘若止步不前,就会导致认知极限成为拦路虎。
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办法突破认知极限,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由努力的程度决定的。人都是养尊处优的惰性。功成身退,或寄情于山水之间,或周旋于烟花巷陌。时间消磨了斗志,人就不可避免的变成了一抹黄土。
刘正一直以来都在努力修炼,就是不想接受时间的惩罚。其实每一点进步,都可以延展生命的长度。
刘正不愿意被认知极限所束缚,更是在想方设法地突破认知极限。
刘正真的不愿意相信一个残酷的现实&;&;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认知极限。而认知极限的存在,又限制了他的努力和潜力。
刘正想到了一个笑话:一只处心积虑的想要吃天鹅肉的癞蛤蟆,经过孜孜不倦的努力之后竟然变成了飞天蛤蟆。突破了认知极限的飞天蛤蟆,对曾经恋恋不忘的天鹅不屑一顾,反而对神兽凤凰感起了兴趣。又是漫长的努力,飞天蛤蟆变成了神兽金蟾。
到了这个时候,神兽金蟾终于懂了。曾经的坚持,会在突破认知极限之后变得一文不值。
很多人都反对见异思迁。可是大多数从一而终的人,基本上都不得善终。这样的结果相当的讽刺,却是不折不扣的现实。
认知极限的存在,其实是给了所有人一个努力的方向。有的人突破了,就获得了全新的层次;有的人失败了,就只能被流逝的时间彻底的掩埋。
世人皆恐惧死亡,却又没有办法突破生命的极限。其实有一个道理在大部分地方都可以通用&;&;努力不一定成功,不努力的人一定不会成功。
人都渴望长生,却又没有办法摆脱认知极限的影响。毕竟坐井观天的青蛙,井沿就是认知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