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明悟了一个道理。世间诸事本无对错,当做裁判的人选择了立场之后,自然也就分出对错了。
换句话说,就是主宰规则之人的立场,决定了一件事情的对错。这样的真相很残酷,然而这就是事实。反过来说,没有立场,就不用分对错了。
然而人们做事之前,往往会被迫选定立场。可是这种立场又与强者背道而驰,自然就会做得越多,错得越多。
钦陵的错误,其实不在于决策本身,而是长安城的强大,导致了他做什么都会错。
世人可以同情和理解钦陵,却没有几个人会支持。毕竟长安百姓的幸福与安宁,才是当世强者需要维护的东西。
李青莲问道:&;刘城主,钦陵的努力没有错,为什么却让双方百姓同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呢?&r;.r./
刘正叹道:&;钦陵之失,在于实力不及长安,却硬要与长安争夺话语权。长安不愿妥协,你我这样的有识之士也不可能妥协。如此一来,那就只能用武力说话。可是战争从来都不只是决策层的问题,还有那些被动绑上战车的人,根本就无法拒绝被强加的命运。执行层努力过了,也奋斗过了,当然不愿意承认技不如人,于是就把锅甩给决策层的某一位。掌控层还想继续让执行层做事,自己又不愿意扛雷,于是就来个死无对证的决策层背锅,剩下的人则是继续掩耳盗铃的得过且过。&r;
就在这个时候,长安城中传出消息,长安掌控者与雪山掌控者会晤,双方达成和平共处协议。只不过签订协议的前提,就是必须要把刺杀钦陵的人交给雪山处置。
长安掌控者占据了主动权,当然不肯让步。雪山掌控者只得退而求其次,就是长安方面不得重用刺杀钦陵的人和势力。
长安掌控者很痛快的答应了,毕竟任用李青莲,就会打破原有的朝层格局。反正事情已经搞定了,就坡下驴才是最聪明的做法。
朝臣中倒是有人替李青莲鸣不平,长安掌控者一本正经的问道:&;爱卿,你自己告老还乡,把位置腾出来给李青莲好吗?&r;
那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