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受封火字营将军,统领5000强弩兵。
韩信以大将军自领10000万中军,负责支应各方。
刘正登台拜将,韩信初掌秦军。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就烧到了楚国。
三万秦军出武关,兵锋直指襄阳。
刘正想要见识一下韩信指挥秦军作战的效果,于是就随军出征。
襄阳城外的筑阳关,就是秦军需要攻打的楚国关隘。
风字营将军白起,就是韩信选定的先锋。
白起出击,直面楚国大将吴起。
一场激战过后,秦军攻占了筑阳关,楚军败退。
秦军进驻之后,韩信让白起介绍战斗经验。
&;白将军,通过筑阳关一战,还请你把秦楚两军的优劣详细介绍一番。&r;韩信说道。
&;大将军,楚军忠勇和血性都不差。只不过由于环境过于舒适,从而导致了体格上的绝对弱势。再加了楚军的甲胄片面追求透气舒适,在防御方面存在着巨大的缺陷。楚军虽勇,却没有办法抵消秦军的装备优势。&r;白起说道。
刘正忍不住的问道:&;诸位,我似乎听说过一个传言:楚虽山户,亡秦必楚!不知道你们怎么看待这个说法?&r;
韩信说道:&;西帝,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是人。这就意味着装备只是加分项。从楚人问鼎的那个故事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楚军的血气之勇,在关键时刻有一锤定音的能力。&r;
刘正冷笑道:&;既然楚军在吴起的统领之下有了军魂,那就打掉楚军的脊梁骨。&r;
韩信是用兵大家,当然知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把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转移到战场之外。
从攻打筑阳关的过程,就可以看出有吴起存在的楚军就是一块不折不扣的硬骨头。秦军虽强,硬撼楚军也会元气大伤。
更何况韩信用兵,通常都是把攻心手段的威力发挥到极致之后再出手。
秦军在筑阳关按兵不动,刘正主动担负起了对楚用间的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