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舍孝存忠。
要是徐庶以孝为名,投靠了魏军,却又不替魏军效力,这让满朝文武怎么看待他呢?
弃暗投明之后,总得重新选定立场吧?
徐母心想,要给徐庶找一个魏军文武不能发难的借口,才能让天下人记住他的大孝。
徐庶进了曹营,就是魏军的人了,想要一言不发,就得找到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
冥思苦想了一个时辰的徐母,总算是想到了,一个合情合理的理由&;&;徐母骂曹而死,魏国文武就不敢刁难徐庶了。
甚至是魏王曹操,也不能亏待了徐庶。
只拿钱不做事,别人还不敢蹬鼻子上脸的说些什么。
徐母打定了主意之后,为了儿子的未来,留下了一封家书之后,又用上了无法伪造的印记。
确保徐庶看到家书之后,可以认定家书的真实性。
徐母并没有通知程昱,毕竟魏军可以承担挟持人质的骂名。
只是这过河拆桥,逼死徐母的大罪,谁也扛不起呀。
徐母悄悄的离开了人世。
至于那封家书,被放在了祖宗牌位的供桌之上。
当程昱得知徐母自尽之后,更是大惊失色&;&;一失足成千古恨,魏国的麻烦大了。
徐母这一死,徐庶就掌握了襄城局势的主动权。
不管结果如何,魏军身上的污水是洗不掉了。
子凭母贵,徐庶可以光明正大的混日子了。
程昱无奈,只得派人通知徐庶,至于两军是战是和,已经不受控制了。
徐庶放下家书,红着双眼狂揍程昱。
好在程昱虽然说理亏,但是他并没有打不还手。
两人抱成了一团,滚来滚去的乱战了一个时辰。
程昱问:&;徐将军,你打算怎么办呢?&r;
是我没有保护好徐母,你想要怎么做,我都无话可说。
徐庶反问程昱:&;两万守城的勇士,再加上三十万父老乡亲,我还有选择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