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兴汉王刘正的一贯风格,三万大军除了留下的一万人马,用来与马岭关上的黑山军对峙之外,剩下的两万人,再配合预备役,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修路运动。
高利的口号是&;&;想要征服黑山,从修路开始,占领一段修筑一段,优势兵力顶在最前线佯攻,后方捋起袖子加油干。
苏人亭到马岭关之间的官道,变成了近百米宽的大道,拱桥技术终于让马钧给研究出来了,不知道是根据什么样的原理,近百米宽的石拱桥,经过水泥和铁筋的混合浇铸,居然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拱形承重模式的推广应用,让兴汉军的架桥技术由桥墩模式更改为力学承重模式。
无桥墩技术的大规模应用,让兴汉军的道路修筑技术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马钧还弄到了先秦直道的施工标准和设计样板,刚好在苏人亭与马岭关之间的地形上进行综合试验。
据说马钧已经入了魔,一门心思的想要修出一条笔直的通天大道来。按照他的神奇想法,一旦无桥墩技术完全成熟,理论上桥梁的长度可以无限延伸。
通过精确的计算,可以在五湖四海之间架起桥梁沟通。
高利为了顺利的完成攻打马岭关的任务,对于马钧提出的新直道计划完全配合。
本来按照兴汉王刘正的想法,大道从刑台到了苏人亭,应该取道武安,直达上艾,最后西进并州。
马钧以为两地之间,直线距离才是最近的,打算直接打通苏人亭到榆社之间的通道,一旦这个计划成功,兴汉军就可以兵分三路进攻晋阳,充分发挥兴汉军的兵力优势。
刘正本以为苏人亭到榆社之间的直线道路是行不通的,不过有了马钧的神奇技术理论作为支持,他最终还是被说服了。
高利把人马放在马岭关下,就是想要见识一下马钧的奇思妙想。
庞统作为天下有名的智者,也被马钧的执拗给气坏了,直接得出了一个结论&;&;搞技术的人都是一群疯子,从此他再也不敢掣肘工部的各类预算了。
按照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