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标准的发言权,那后果不堪设想。
垄断之后的局面就是操纵市场和价格。失去了约束的兴汉集团,今日可以在粮食安全方面打压糜氏集团,明日就可以在马市或者是铁市打压卫氏集团和张氏集团。
刘正知道市场竞争的最终结果就是一家独大,可是却不能让兴汉集团挤占糜氏集团在粮食市场上的份额。.r./
糜氏集团只是在布局粮仓方面失了先机。刘正总算是领教了刘巴的厉害,一个粮食安全新标准,就奠定了兴汉集团华夏第一粮商的地位。糜氏集团居然全线溃败,连抵抗的能力都没有。
刘正不想眼睁睁的看着糜氏集团崩溃。且不说当初立国,糜氏集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单从商业竞争的角度出发,就不能允许兴汉集团拥有独家操控市场的能力。
拿到了刘巴的计划书之后,刘正并没有扣留,而是转交梅园卫生部进行讨论。与此同时,提点糜氏集团的负责人糜芳早日布局,好应对新标准的冲击。
谁知道糜芳贪财,居然心存侥幸的留存不符合新标准的粮食。当卫生部出台新标准之后,糜氏集团就被动了。
兴汉集团全面推进粮食安全新标准,原有的储备早就清空了。心存侥幸的糜氏集团可就惨了。大量的储备粮积压仓库。一旦悉数销毁,就会元气大伤;倘若坚持投入粮食市场,那就是坏了口碑。
糜氏集团的形象危机终于爆发了。糜芳拍板让腐粮入市,却不曾想落入了刘巴的算计。数代人建立起来的口碑毁了不说,还背上了一个黑心粮商的骂名。
糜氏集团可是粮市的风向标之一,腐粮风波更是牵扯到了梅园的形象问题。糜竺没有办法,只得亲自到禹村请罪,同时寻求对策。
刘正不想看着糜氏集团垮掉,哪怕是兴汉集团承载着伟大的梦想和使命,也不能成为垄断市场的理由。对于糜竺的求计,刘正提出了危机公关的概念。
针对糜氏集团的困境,刘正提出了三条建议:
第一是会员制度,坚持薄利多销的让利策略,巩固老顾客,吸引新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