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郡,就必须要支持刘备称帝。汉统仍在,韩嵩可不想成为逆臣。
长安世家联盟把曹丕拱上位之后仍不满足。在司马懿的全盘谋划之下,献帝逊位,魏继汉统。
曹丕上位之后,尊其父曹操为魏武帝,其兄曹昂为孝憨侯,曹植为陈思王,曹冲为幼智王。又以荀彧为丞相,徐庶为御史大夫,司马懿为大将军。
曹丕篡汉之后,活着的献帝就成了烫手的山芋。司马懿再出毒计并祸水东引。刘协受封山阳公,择日前往封地。
刘协第一次见刘正就吓得哇哇大哭,这回拖家带口到山阳,简直就是羊入虎口。他只得大打感情牌请夫人出面,厚着脸皮赖在长安城不走。
曹丕当然知道刘协不敢离开长安城,所做的一切也是为了打击原刘姓皇族的声望。司马懿奉命告诉刘协,想要留在长安城,就得迁走长安皇陵,给曹家的列祖列宗腾地方。
刘协无力反抗,只得哭哭啼啼的主持皇陵迁徙。谁知道动土当日大雨滂沱,皇陵神秘失踪。凉州山崩地裂,长安城也是房倒屋塌死伤无数。
曹丕这才想起了当年的禁令:祸不及家人,刑不上妇孺。曹家先祖事汉,后人背德是为一错,野蛮迁徙皇陵,更是犯了大忌。
司马懿也觉得过犹不及。斯人类固有一死,或入土为安,或曝尸荒野!今日强迁先辈墓,他日长眠岂得安?
曹丕不再迁徙皇陵了,也不好意思再把刘协赶出长安城。
曹丕称帝,天下震惊;刘备恸哭,诸葛亮联合众臣劝进。
刘备哭着上位,尊诸葛亮为丞相,简雍为尚书令。同时封五虎上将,以关羽为首,张飞,吴懿,文聘,张任各镇一方。
曹丕和刘备相继称帝,刘立觉得事关重大,忙写信找刘正帮忙。
刘正本来打算循序渐进,统一华夏再称帝。郭嘉劝谏:二帝并世必针锋相对,否则就会损耗华夏国运。
刘正觉得言之有理,于是就写信给刘立,同意祭天称帝,邀隐族九姓观礼。
兴汉二十八年二月初二,刘立在梅园祭天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