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想要掌握孙陶联军的主动权,真要到了那个时候,周瑜只能被动的成为陶谦的一枚棋子。忝为大将,身不由己。
韩平不敢隐瞒,至于赵统如何选择。韩家都没有左右局势的能力和勇气。
韩平离开之后,费诗才开口对赵统说:&;镇帅,怪不得梅园不需要盟友。原来所谓的盟友,就是用来算计的替罪羊。&r;
赵统说:&;韩家这是想要利益最大化,两面通吃的节奏。主动交代陶忠的存在,又不损麒麟镇帅军的利益,还想要完成陶谦的委托。&r;
费诗有些惋惜的说:&;韩平倒也是个聪明人,只是私心太重了。韩家注定无法成为徐州的顶级世家。与广陵陈家相比,韩家少了一种气质。&r;笑傲小说
赵统说:&;这就是华夏世家的主流。真正具备高瞻远瞩能力的顶级世家,只有四方大姓。替华夏开疆拓土,不理会中原谁主沉浮?&r;
费诗懂了,四方大姓传承不绝。每一次出手都会开启一个新时代。四方大姓依靠战乱收割华夏财富,更是让固本五姓损失惨重。无论是维护旧时代,还是开创新时代。不同阵营的世家会产生激烈的碰撞。
战争的关键在于钱财,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医药粮食,都需要大量的财富支持。世家在太平盛世积累的底蕴,到了乱世就会通过武器装备交易的模式流入四方大姓手中。
就拿兴汉军来说,两百万正规军,近千万预备役,每年耗费的军资不在少数。其中的八成都落入了四方大姓的口袋。至于梅园自主研发的武器,只占了不到一成。
四方大姓不停的向外扩张,与周边强族不断的碰撞,就是要一直维持装备优势,也是边军战力强悍的根本原因。
兴汉王刘正的出现,让梅园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优势。然而兴汉国底蕴不足,人才储备更是要依赖四方大姓。好在巨鹿张家发动了黄巾军大起义,让梅园获得了河北大地的大量顶尖人才。不过与四方大姓相比,梅园的成果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兴汉国百姓只得了其中的一成利益,就足以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