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煦言书”最新网址:https://www.xuyanshu.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煦言书 > 历史军事 > 兴汉使命 > 第595章 将运文运

第595章 将运文运 (第3/4页)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奇妙空间:我给古代空投外卖 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 大秦:始皇被我怼得心服口服 小小假太监 综武:敢问庆帝,我何错之有? 红楼:我是贾琏 三国从海岛屯田开始 风雪持刀人 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 三国:我不是曹睿 嘉靖承明 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 逍遥老地主,开局科举揭皇榜!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大唐:长生千年,被小兕子曝光 诡异药剂师:我的病人皆为恐怖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于代代有人杰,文运加身的世家才会存在永不灭绝的灵魂。

其实在赵云看来,将运和文运之间并没有严格的分界线。乱世多将星,太平兴文运。历朝历代,都把文运当成最大的功绩来抓。

文治武功,文治在前,在于华夏百姓的整体认可。武功是锦上添花的行为。先有了文治,才能谈武功。这就是文运更刻骨铭心的唯一原因。

赵家走的是将星之路,只不过上天给华夏乱世的将运有定数,具体的分配更是精确无比。按理说赵云已经拿走了赵家的五成将运,剩下的会是福泽三代。

赵统的横空出世,更是让赵家剩下的将运集于一身。赵云深知过犹不及的道理。赵家两代辉煌,要是没有大功勋傍身,只怕会受到将运的反噬。

毕竟带兵打仗的人,就意味着一将功成万骨枯。将运总是伴随着厄运而生。能消除厄运的东西,只有国运。

为将者必忠于国,以国运化厄运,从而达到福泽子孙的效果。然而国运随势而变,不可能随时洗涤厄运,越是杀戮重的将星,失去国运庇护,必定会死于非命。

赵云深知将运不可持久,文运才是长盛不衰的历史主题。文钦的拒绝就是最好的证明。赵家想要成为传承世家,允文允武才是正道。

重文抑武可以兴旺家族,只不过培养出来的人才多是软蛋。重武抑文的家族,过刚易折的道理决定了没有前途。

站在虎牢关上的赵云,似乎看到了当年的军相吕布那独立于世的英姿。武将的风采,在于一场载入史册的战役。

赵云自言自语的说:&;是时候回梅园了。出将入相才是武将的真正归宿。刚不可久的道理永远都不会过时。&r;

赵家必须要转型,赵统的将运凝甲,让赵云看到了荣耀背后的巨大危机。梅园让赵统接手麒麟军,就是想让赵云主动转化为底蕴。

赵家后继有人之后,必须要学会权衡得失。赵云只是在想,该由谁接掌河内镇帅军。二十万大军所托非人,后果会很严重。

梅园擢升赵统为麒麟军督帅,已经表明了重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随机推荐: 三国∶开局投资了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