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的征辟令文采斐然,多了一些主臣尽欢的味道,少了很多刀光剑影的狠辣之辞。这样软绵绵的说辞,倒是让司马家的人有了别样的心思。
司马孚问:&;二哥,魏王这是什么意思呢?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礼贤下士吗?让一个无职无权的孩子写征召令,内容倒是感人肺腑。却没有半分的诚意,这简直就是欺人太甚,完全不把司马家放在眼里嘛!&r;
司马懿回答说:&;叔达,魏王这么做,想来是&;虎豹骑新兵事件&r;的谋划暴露了,他想要给咱们司马家一个下马威。只不过咱们的布局已经展开了,即便是雄才大略的魏王,也没有办法扭转乾坤。曹操这次征辟我,想来是要给世家商会一个警告罢了,根本就不用大惊小怪。至于打压世家商会,在官渡之战一触即发的关键时刻,魏王不会自毁长城。&r;
司马孚觉得让司马懿到洛阳城的太尉府效力,简直就是羊入虎口的找死行为。反正曹操也没有什么诚意,司马家要是不三番五次的拒绝,反而会让别人看轻了。
不如装病托辞,再让二公子曹丕代为周旋。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授人以柄,更何况还有曹家人的参与,这就更有理由让曹操投鼠忌器了。再说魏王曹操根本就就没有办法拿司马懿开刀。古老的司马家传承千年,即便是魏王曹操,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不教而诛。想要名正言顺的对付司马家,曹操还得多费一番功夫。
司马懿听了司马孚的建议,觉得可以尝试一下。反正征召令中充满了求贤若渴的意思,再加上写征召令的人份量不足,就不能怪司马家不识抬举了。这拒绝一下应该不至于让魏王恼羞成怒,就是司马孚的底气所在。
司马懿突然之间就病了,而且是难以医治的恶疾。这场大病实在是太突兀了,让长安城的各方势力嗅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曹丕得到消息之后,亲自赶到司马家的府邸探视。他用双眼见证了病入膏肓的司马懿。他看着司马懿的惨状&;&;似乎在下一刻就会断气的样子,让他对司马懿的遭遇倍感同情。
司马孚见床前嘘寒问暖的前戏进行得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