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承受不起失败的后果。
文聘善守,至于主动出击的表现如何,谁也无法预料。诸葛亮心知肚明,蜀军二出祁山,先锋只能是王平。毕竟战败封侯,军中流言蜚语四起。再没有拿得出手的功劳让剑阁军心服口服,只怕王平也会走马谡的老路。
诸葛亮决定兵出大散关,以王平为先锋抢占陈仓。鉴于一出祁山兵力分散的教训。蜀汉大军抱团取暖,不给魏军各个击破的机会。
讨寇将军王平,参军张锐,领四万剑阁军直扑陈仓。诸葛亮带着张苞和关兴亲领六万大军作为中军主力。一旦陈仓城破,蜀军立即向东威胁长安,向西攻略凉州。
陈仓城下,蜀军旌旗猎猎。
&;将军,是不是立即试探性的攻一下城?&r;参军张锐问道。作为剑阁军创始人张任的嫡系,一冒头就想拿下首功。他算得上是闻战则喜。
&;浅尝辄止即可!&r;王平倒是没有拒绝,而是定下了一个基调说:&;只要不死人,随便你怎么安排都可以。&r;
&;将军不要跟末将开玩笑,陈仓也算是一座坚城,不死人的攻城战斗,请恕我无能为力!&r;参军张锐快哭了,王平的将令实在是强人所难呀!
&;我没有开玩笑!&r;王平认真的说道:&;街亭一战,剑阁军折损万人之众,再战陈仓,张参军必须要保证一人不死。剑阁军死不起!&r;
&;不死人的仗,末将是真心的不会打!&r;张锐说道。他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陈仓可以慢慢的攻,要求只有一个&;&;不死人!&r;王平觉得张锐记吃不记打。回想街亭的经历,剑阁军死了一万人,流了血却不得赏,拼命何益?
张锐懂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之后,街亭战死的那些剑阁军将士就白死了。即便是封侯拜将的新秀王平,也不敢替有功将士申请犒赏和福利。
这回再战陈仓,本着小心无大错的根本原则决不死人。王平是想获得剑阁军的认可。反正做事的人总有错漏,不如什么都不做,别人想要抓住把柄大做文章也会无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