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木制楼船相结合的办法,让楚国水军持续作战能力更强,船只抗沉没能力也提升了五成。据说周瑜的座船号称永不沉没,吃水线以下都加装了护甲铁皮,至于别的船只是实行重点保护。这就是张承为什么可以在火弹覆盖中全身而退的真正原因。
通过芜湖水战演习,少年海军也算是成功的掌握了楚国水军的第一手资料。特别是整个楚国的造船能力,将关系着大战的最后结果。仅从个人能力方面考虑,吕蒙和徐盛都不是周瑜的对手。不过要是把双方的综合实力算上,楚国是必输无疑。
即便是周瑜可以通过各种算计赢得一场辉煌的胜利。以楚国水军的底子,一场水战打完之后,整个长江之上再也看不到楚国水军的战船。然而兴汉国海军就不一样了,即便是损失了吕蒙和徐盛两支舰队,也可以迅速的让甘瑰和邓当填补大战之后的空白。这就是辛宪英对未来长江水域争夺战的畅想。
按照兴汉国海军的后备编制,可以在三个月之内重新编制舰队并且形成战斗力。以楚国水军的造船能力,三个月的时间根本就不足以让周瑜的舰队恢复到战前水平。
一旦兴汉国海军执行持久战,楚国水军就没有机会恢复实力了,只能不断的被削弱,直至完全丧失对长江水域的掌控权。
刘立不禁想起父亲讲过的赤壁之战的故事。在那场著名的战役之中,江东吴国拼尽家底击败了曹魏的大军。战争的结果是曹魏稳住了南方的防线,吴国劳而无功,根本就没有能力趁机扩充地盘。即便是拥有周瑜那样的能力,没有足够多的战船运送兵员,他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倘若吴国水军的实力依旧保持完整,曹魏拿什么来阻挡吴国大军的步伐。赤壁之战从战术的角度来说,使吴国赢得了三足鼎立的唯一机会。然而从战略角度考虑,曹魏一举赢得了定鼎天下的绝对优势。从战术上来说是三分天下,战略上却是呈现出了一强两弱的天下格局。貌合神离的两弱面对三分天下有其二的一强,持久战的结果早就已经注定了。拥有了绝对优势的北方势力,完成天下一统只是时间问题。赤壁之战的结果就是吴国再也没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