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只不过很快就会有人解决这个问题。一旦中原城墙解决了水火夹攻的技术性难题,楚军的攻城手段就有些跟不上了。
看着庐江西城墙的惨状,周瑜却是在想,楚国的大部分城池都和庐江差不多。一旦将来战火烧到南方,面对水火夹攻的大问题,如何自保就应该提上议事日程了。
周瑜问:&;承渊,也许将来的某一天,柴桑就有可能变成第二个庐江城,你有什么办法吗?&r;
丁奉仔细的回忆了一下,才回答说:&;大都督,解烦军在与少年海军交流的时候,也曾谈到过天下城池的坚固问题。兴汉国有一种叫做水泥的东西,据说用来修建房屋,既不怕水浸,又不怕火烧。五大山城据说是无城墙城池,东西一百五十里,南北近两百里,那数百万民居就是数百万堡垒。真正的全民皆兵,实实在在的固若金汤。至于处于核心位置的梅园,在兴汉王妃的努力之下,打造成了一座攻防一体的堡垒,即便是百万大军,也无法攻破梅园的防御体系。&r;
周瑜不以为然的笑了,就拿楚国来说,真的要是到了退守楚王宫的那一天,固若金汤就只是一个笑话。都城的防御体系只是对内,至于对外则需要边境地区的守备力量承担更多的防御份额。
兴汉国的强大在于狼居胥山,上艾城,怀县,陈留,寿春,如皋等地,这些地方才是兴汉军的真正门户。就像楚国必须要迅速的拿下庐江,就是想要确保柴桑的绝对安全,从而增加楚国的防御厚度。
对于水泥,周瑜其实并不陌生,只是想要在长沙一带烧制水泥,那代价也太高了。其实水泥也有一定的弱点,想要真正的永久性建筑,必须要优先攻克烧制青砖的技术难题。
青砖搭配水泥,才是建设城墙的最佳配方。兴汉国从建设五大山城开始,就坚持以青砖水泥建筑为主,至于木制的门窗之类,能少用就尽量少用,把城池防火当成第一要务来抓,防火材料的使用,才是安全第一的真正内涵所在。在人口突破百万规模的巨型城市,防火问题就是城池存亡的根本性问题。
周瑜甚至在想,兴汉国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