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世家子弟的资源只会供养一个人,给谁不给谁都是问题。这就导致了夹杂着私心的残酷竞争。同时也是酿造手足相残悲剧的源头所在。
世家子弟的传承首重嫡庶,再计较个人能力。这就意味着庶出子弟的处境尴尬,能力太强了会没有安全感,能力太弱又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那些受家长制压迫的庶出子弟们,只能千方百计的活着。有人为了生存,甚至终其一生都不敢展露才能。
&;刘庄主,分家制的推广是大势所趋!&r;曹宇说道:&;曹家的结局最有说服力了。想当年父王带着叔伯兄弟们打下大片疆土。谁料成也兄弟,败也兄弟。到家兄的时候居然尾大不掉了。我就在想,要是当时就有分家制,家兄也不至于闹得不可开交。&r;
曹宇的话让刘正想起了梅园,分家制让所有的孩子明白了奋斗的真正意义。兴汉国的江山,是几代人浴血奋战打下来的。谁想要继承大统,就得争取继承荣耀的资格。
刘立有那么多孩子,刘民是唯一的继位者。剩下的人只能到华夏之外,寻找安身立命的本钱。
刘正坚持不给其他孩子继承荣耀,其实就是为了保证分家制的干脆利落。
梅园的继承人只有一个,其他人只能丢到海外自生自灭。分家制的存在,决定了非继承人不得享受家族的荣耀。
&;文若,要是公达和你没有分家的话,在荀家内部,你们两个谁做主呀?&r;郭嘉问道。
&;公达不会留下的,至少不会与我主攻同样的方向。&r;荀彧认真的说道:&;一山不容二虎,一门两人杰,总有一个无法出头。家长制决定了资源配置的专一性。&r;
荀家既然选择了荀彧,就不可能再照顾荀攸。至少在家族资源配置方面,不会有特殊的照顾。
荀攸想要成事,就只能找一条只需要动脑筋的出路。
世家的人杰无法共存,否则定会生出乱子。
司马家有着兄终弟及的传统,司马懿从司马朗手中接过了荣耀;司马昭又从司马师手中接过了家族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