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决定了嫡庶之争的惨烈。谁主持灾年资源分配,谁就可以一言决定家族成员的生死。
嫡庶失序,其实就是世家内部的资源分配模式失控。虽然说仍旧由嫡脉掌握分配权,但是却在嫡庶认定环节上出了问题。
嫡非嫡,庶非庶。手足相残的悲剧愈演愈烈。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这是对世家凝聚力最残酷的摧残。
田地亩产的增加,小家小户的生存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这就意味着庶出子弟,有能力养活自己。
生命得到保障的庶出子弟,还有必要向嫡脉子弟卑躬屈膝吗?
答案是否定的。这就是为什么世家的庶出子弟很难出人才,一旦出人才就意味着分家。
世家的分支,大多数是由庶出优秀子弟拼出来的。嫡脉无法掌控的庶出分支。为了巩固家族传承,就只能捏着鼻子承认庶子分家独立的权利。
&;文若,为什么世家要等到庶出子弟与家族决裂之后,才被动的分家析产呢?&r;郭嘉问道。
&;还不是为了确保庶出子弟的绝对生存能力。&r;荀彧回答说:&;分家就意味着斩断经济上的联系。庶出子弟一旦离开,就得全权承担养家糊口的重任。&r;
责任与义务直接挂钩,庶出子弟没有底蕴,很难带着追随者抵御生活的风险。官府又没有统一的粮食安全保障,分家就相当于放弃庶出子弟生存的权利。
随着经济的发展,小家的单独生存能力大幅度提升。这严重的冲击了传统的世家制度。当小家不再依赖主家的资源支持,对主家的忠诚度就会大幅下降。
分家是历史的必然。可是大型灾害的爆发,会让无数的小家陷入绝境。由于小家的底蕴各不相同,也导致了百姓承担风险的能力天差地别。
每逸灾年的到来,实力雄厚的小家,在确保自家相对生活质量的前提之下,会有限的展开赈济。传统的世家嫡脉,会为了家族成员的生计殚精竭虑。
可是分家之后的殷实之家,在赈济受灾群体方面,就会有所保留了。
这就是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