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新的太阳轨道站的速度也快了不少。之后,又过了三年,数十根太阳能轨道天梯被建立了起来,人们沿着赤道一线,建立了三个涵盖热带和亚热带的近地轨道空间环。
源源不断的太阳能在近地轨道空间环的太阳能发电板的作用下被转化成电能被引到位于轨道天梯附近的氧气置备厂中与经过一定净化的海水相遇源源不断的分解出氢气、氧气、氯气以及金属钠等物质——除了氧气被作为“废气”直接释放到空气中以外,氢气则被作为重要的能源产品在一番调制之后被置备成重氢运到最近的核电厂进行核聚变发电使用,而氯气和钠也作为重要的化工材料被运往相应的工厂中去。
至此,元皓同造物主所说的四大步骤中的第二步骤算是完成了。大气层里的氧气含量逐渐上升,生态圈恢复的重要条件算是达成了。
元皓随即开始大范围降雨工作。一发又一发增雨火箭弹被打到五千米以上的高空,大量的碘化银在云层之上散布,雨水开始凝结,随即豆大的雨珠噼里啪啦的落了下来,其中还伴随着沉重异常的尘埃颗粒。
这些都是对人体和建筑有害的酸雨,好在现在地表生物圈大都还处于全封闭的状态,构建生物圈城市的钢筋骨架又是极度耐腐蚀的材料,倒也不怕这些酸雨的侵袭。
随着人工降雨的开始,元皓始终关注这酸雨中颗粒的含量以及云层本身的薄厚程度。在发现天空之上厚厚的云层的确随着越来越频繁的降雨而有所削弱之后,元皓对于自己当初所构思的想法越来越佩服了。
“这样下去或许只要坚持一年到两年……这遮蔽天空的云层就会削减到一个极为稀薄的地步吧。嗯,未来还是很备好的。”元皓这样认为着。
然而事情并没有元皓想像的那么容易。
很快,一个大麻烦找上了元皓。那是来自环地球近地轨道空间站的消息:“黑色云层之上的正常云层已经削减太多了。很多云层都分散了……很难再次形成足够厚实的雨云以供降水。”
“也就是说继续进行人工降雨已经不太可能了么?”元皓的眉头紧紧的皱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