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北云也不例外,所以有些人在觊觎核心区域的时候,他一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学吧,都学去吧。所有人都学会了,未来才有希望。只是即便是这样,他们能学会的概率也低的吓人,因为工业不是张口能来,睁眼就能学的东西,它是一个体系,物理化学数学等等的基础科学一样不能少,后续更是还有诸如材料、冶炼、结构等分支学科。
还是那句话,这些东西都是需要花时间、花精力、花金钱慢慢堆积上来的,不是说看上几眼就能学会的。
他记得自己当年去军事博物馆时,那个讲解员说过的一句话“工业的差距,绝对不是理论能够弥补的。美国七十年代就已经诞生并应用的产品,很多国家一直到四十年后都无法复刻,因为那是强大国力带来的全方位碾压”。
至今宋国的工坊都不能够自负盈亏,仍需大量国家财政来扶持,而工坊所有赚来的钱都投入到了教育事业中,以工坊为核心的工业教育体系已经成了体系,从今年开始会大规模的输出有一定文化和技能基础的产业工人和具备相当文化和技能的中级技术人员以及具有先进文化和技能的工程师。
当它形成这种流转模式之后,光靠单纯的师徒传教已经远远不能完成知识的传承了,这是辽国、金国甚至可能全世界都不具备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而扫盲教育也开始逐步在商人的参与下走入了田间地头,皇权下不去的地方,钱可以。这些大商人联合起来给乡绅施压,让他们允许底层的劳动人民进行基础的文化培训。
这一环一环的递进,它需要的是一个强大而稳定的国家、需要的是一个具有执行力的政府和对新生事物不那么反感的权力中枢。
就这,金辽拿什么来学?就像佛宝奴所说的那样,她明知该如何是好,但却无能为力。这种虚弱的无力感,让她现在越来越喜欢逃避现实。
而赵性则刚好相反,他接手的是个百废待兴的烂摊子,没有太多像辽国那样需要破后而立的东西,相对来说宋国这个三国最弱反而却是最容易开始下手革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