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知道你不相信我,我不和你说了,来,十三阿哥,咱们再好好的讨论一下。”慕秋月坐到十三阿哥旁边,虚心求教。
花瑾莲的心里憋了一肚子火气,可是十三阿哥和慕秋月依旧谈笑风生,根本拿他当不存在。
花瑾莲想走,又怕十三阿哥正在大献殷勤,自己一走两个人万一再擦出什么火花来,索性坐下来顺手拿了一本书翻看,暗地里监控着十三阿哥的举动。
十三阿哥非常赞赏秋月的策划,觉得她和宫里的内务府不一样,每年内务府都是靠着白花花的银子,硬生生的用银子堆彻出一个寿辰。
虽然奢华但是空洞,整个寿辰更像是一个仪式,当时觉得庞大,过后再去回味,就会觉得索然无味,没有什么值得记忆的瞬间。
慕秋月别出心裁的提出“与民同乐……”的设想,一是推陈出新,二是正好符合自己皇阿玛的性格。
要知道,康熙皇帝一向爱民如子,把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上,如果能和民间的老人们、百姓代表们一起做寿,他肯定会非常高兴。
但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不得不考虑,那就是安全保卫的问题,那么多百姓进宫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如果一旦有人心怀叵测,在皇上寿辰时图谋不轨,后果不堪设想,慕秋月向十三阿哥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十三阿哥笑了笑:“这个你不必担忧,我自幼在皇宫长大,每年皇阿玛的寿辰我都参加,寿辰上有表演歌舞的表演杂耍的,很多民间艺人都在,也没见出过什么事,普通人进宫,一是不能携带私藏兵器利器。”
“二是要由原籍官员查访他的出身,出身清白者才能过审,三是寿辰上,皇阿玛和嫔妃们有自己专有的席位,重兵把守,虽然是在同一个场子里,却不会和百姓们混坐,所以安全方面你不用担心。”
“那就好……”慕秋月抚着胸口长出了一口气。“对了,你把皇上的喜好告诉我,到时候我也好有所预备。”
“行,我都给你写下来,皇阿玛的喜好你问我算是问对人了……”十三阿哥说着,在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