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约约地透露出一种不凡的气质,丞相认为这一定是可造之材。
虽说是可造之材,可是丞相并不知道这少年的来历,也不知道这少年的功底,若贸贸然地推给皇上,若他日得罪了皇上,那自己也一定少不干系啊。
少年等待了许久,也没有听到丞相出声,便抬头望了望丞相,与丞相四目相接之时,少年似乎感应到了丞相内心的想法,于是便道出了自己的来历。
少年原是明国旧臣之子,可惜明国灭亡,家父自尽,家母随后也感染了重病,家中也逐日落寞,前不久,家母随家父去了,自己便到处流浪,希望能有识才之人。
怪不得少年身上会有一种不凡的气息,原来曾是大户之子,可丞相还是不是很放心,便让他评价了当今的政局。
少年于是便将自己一路来看都的景象都与丞相说了,并稍加了自己的见解,而且少年知道,丞相历来最看不惯的便是厉戎厉大将军,于是便顺带狠狠地批判了厉戎一顿。
丞相见少年讲得头头是道,而且见解十分独到,频频点头,当听到少年批判厉戎的时候,更是心情舒畅,大笑了起来。
丞相赶紧将少年扶了起来,将他请到大厅,然后奉茶,然后又和少年讨论了一下天文地理,发现少年的才华远远比自己想象的要高得多,于是便让少年留下,让人好生招待着。
享受了几天丞相的热情款待之后,少年还是坐不住了,于是便向丞相请求,进宫面圣,丞相一开始有点为难,但还是答应了下来。
次日,早朝结束后,丞相便到皇上的书房,请求觐见。丞相将少年的才华与来历通通告诉了皇上,皇上半信半疑,便想亲自考考少年,便让丞相带来面圣。
丞相回到家后,让人准备了一套华丽的衣裳,然后教了少年一些礼节,便带少年进宫面圣。丞相本以为少年会有些许的紧张,谁知这人却淡定自若。
见到皇上后,少年的嘴角稍稍上翘了一下,然后便向皇上请安,准备接受皇上的考验。皇上见这少年没有丝毫的胆怯之情,着实感到十分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