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器难徼幸,奸雄漫起争。
草兵宁足恃,豆贼究何成。
一旦王师下,旋看小丑平。
伟哉女豪杰,勇退得全身。
不知多少英雄豪杰,不得善终;那庸夫俗子,倒保全了首领,死于窗下。这是什么原故?要晓得庸夫俗子,自量气力又敌不过人,计策又算不过人,在这上头退了一步,便不到得死于非命。英雄豪杰,仗着自己心思力气,只要建功立业,撞到那极凶险的地方去,与人家争锋对垒,何尝建了些功业,那逃不出俗语说的道:
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
到这时候,反不及得庸夫俗子的结局了。那个到底不算真正英雄豪杰。若是真正英雄豪杰,决不肯倒被庸夫俗子笑了。在下这八句诗,是赞一个女中范大夫,要羞尽了许多须眉男子的。待在下敷衍那故事与列位看。
明朝永乐年间,河南考城县奉化村地方,有一个姓曹的,叫做曹全士,也不过是村民略有些家财,将就可以度日。娶妻田氏,生下一子一女,儿子取名永福,倒也中中质地;那女儿叫珍姑,从小便十分聪明,又生得非常韶秀,曹全士夫妻爱惜无比。
珍姑才得六岁,曹全士便令他同哥哥永福去村学里读书。永福已有十二岁,却倒读不过珍姑。珍姑读到十一岁,十三经都读遍了。
那学堂内有个同窗,姓王,名子函,没有父亲,只有母亲沈氏,在家守节,抚育着他,也住在那村里。他长珍姑三岁,一般的聪明,又生得俊秀。他见珍姑渐渐长得娇媚可爱,十分的来亲近。那珍姑虽还不知什么男女之情,却也喜欢着王子函。
王子函一日回家,向母亲赞珍姑的美貌,要母亲与他定这头亲事。
沈氏只有这儿子,也巴不得寻个好媳妇,使他夫妇和谐,自己享些晚福。便央人到曹家去说亲。
曹全士见王家怜仃孤苦,不肯出帖,沈氏母子也没奈何。
那珍姑晓得父亲不允许亲事,在学堂内见王子函,便也理会得一种怜惜之意。王子函越发爱慕珍姑。
到了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