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缕头发,转头叮嘱老头儿:“恒伯,火候可要看紧了,就剩这一炉药材,可千万不能有失啊!”
斑白头发的老者目光灼灼地盯着炉中的青蓝色火焰,郑重地道:“放心罢,我眼都不眨一下。”
丹鼎上水气翻滚如云气,一股奇异的药香,笼罩在四合院上空。风箱呼呼地往炉内送风,木柴被炽热的火焰烧得辟啪作响,火焰威力更猛烈了,恒伯手中持着一个铁钳子,每当火焰失常时,便会在炉中添些柴或取些柴,这样就可以使丹炉内的温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公孙小晴有点紧张地望着这炉丹,这可是第八炉了,前面七次的失败让她摸索出一点门道出来,在炼制此丹前,她反复推敲才重启炼丹,希望能够出丹。
一切都按照即定方法进行,看起来还算正常,就在这时,忽听炉内传来几声脆响,众人心中一紧,必知不妙,果然不多时空气中就出现一股焦味。
恒伯马上关上炉闸,空气一隔绝,那炉内的火焰就慢慢的熄灭了,随后他站起身来,急道:”快开炉……”
又是一炉废丹。
公孙小晴蛾眉皱了起来,情绪十分低落,她叹了一口气道:“唉,炼丹果然不容易,爷爷云游未归,闻家又催得紧,唉……”
恒伯怜惜地望着眼前这位年轻的姑娘,心想她的丹王爷爷出外云游,却把这么大一间岐黄堂,交给这年仅二八的少女,也真是难为她了。公孙小晴凭借自身的努力,硬是把以炼药闻名的李家逼得几乎走投无路,直到前一阵子,李家终于炼出了“培元丹”,才扳回一局。这样一来,闻家坐不住了,闻家主要求岐黄堂必须在丹比前拿出力压“培元丹”的灵丹来。这关系到闻家以后的商业布局。因此这段时间,公孙小晴的压力很大。
老头儿见少女一脸疲惫,便安慰道:“晴儿,你也无需太过焦急,炼丹贵在平心静气。”
公孙小晴自然知道这道理,她让役工把丹鼎盖搬开。此时,丹鼎内的温度慢慢下降,露出炼成焦炭也似的丹渣。
公孙小晴睁着一对大眼睛,仔细地打量了一番,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