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国之大事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尽管有武举士子抗议, 赵昚依然没有改变初衷,礼部和兵部甚至强硬地答复, 若是不愿与女子共事, 可以自己退出,不参试,不出仕, 否则无论这批武学女生参不参加武举考试, 大宋的军队里,都会有女将的一席之地。
首先是杨家, 已经主动为杨念瑾请命, 自从金沙滩一战杨家男丁只剩下杨六郎一根独苗后, 满门孤寡, 一直都是女子当家。到了南渡后的杨念瑾这一代, 就只有她和弟弟杨怀安两人不说, 弟弟还是个低弱多病的,能继承杨家的,就只能看杨念瑾了。
杨家本有爵位, 然几代降等之后, 到如今虽没有爵位可以继承, 却仍可蒙荫封入朝为官, 杨念瑾虽然没有参加这次武举选拔, 可她的起点丝毫不逊于通过武举入仕的武进士们。
岳家平反后, 岳雷也得了荫封, 本来也可以让岳璃直接参军,可她先前已答应方靖远参加武举考试,就是为天下女子做个表率, 自然不会在这档口退下。
因此, 无论他们如何抗议,这次武举正式开考之日,仍有十来个女子与十五路道府解送的武举人一起参加省试,只是大宋重文轻武的结果,武举的名额远不如文举,参考的武举人数虽不过千,但取中进士的名额只有三十个,比之文举更为残酷。
唐代武举要考七项,其中首要就是材貌言语,而大宋选士虽然没有把这两样放在考试范围内,却也是报名推荐的条件之一,同时也因为失去北方马场,不再考核马枪和翘关(举重),以步射和马射为第一轮考校,武艺为第二轮,能通过这两轮者,便可入内场考试。
武举内场考的是程文,主要是策问和兵书两项,基本上都需要现场发挥,故而武举能作弊的概率小的多,最有可能作弊的形式就是替考的枪手。
因为这会儿没有照片和身份证核对,来自各省的举子携带的“准考证”上对外表描绘都十分写意,大多写的是是“身高尺寸,面白/黄/赤/黑,有须/无须,处有痣/无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