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谈论的焦点,帝王的所作所为,在儒生看来,反而成了给这位作了几十年孤家寡人的帝王定罪的罪证。
在儒生事件不久后,李斯进谏,皇帝听从建议,下了收书令。
收书行动,这在百姓看来,是愚不可及甚至荒谬无比的,因“以愚黔首”原本就只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利益而并非有利于百姓,自然不被理解,在他们看来,秦皇帝,是个不折不扣的暴君!殊不知,皇帝此举,并非“以愚黔首”这般简单,儒家早已不适用于秦王朝那时段帝王的统治和国家的发展,而儒家,却是一直以来阻碍大秦王朝帝王的统治和国家发展的元凶。
私下,皇帝叫来赵高,神秘地问道:“近来可有仙人的消息?”赵高总是一脸讨好的笑,从容地说道:“仙人的消息恕小人还未打听到,但很快就会有消息了!”皇帝听后不禁冷冷一笑:“你这阉人还真会说话!”或许之前听到的这类话也算不少了,也没有心惊胆寒的样子,依旧心平气和地接着说道:“陛下,仙人的消息是没打听到,但小人听到了”边说边凑近了皇帝的耳朵悄声道:“最近这附近的儒生,是天天找陛下的茬来批评,还四处声张,他们是越来越看不惯您了!”不想皇帝听后不但没如赵高所愿地大怒,而且一脸平静的样子,赵高试探性地抬头,对上的,竟是那寒气逼人的眼神,皇帝斜视着赵高,片刻之后,突然冷冷一笑,带着几分冰冷的语调轻声道:“你退下。”
这么一闹,赵高反而慌了神,再也不敢抬头去对上那令人百般捉摸不透的眼神,忙叩头,行过礼后站起身,脚下明显有些软,强装镇定地转身,只想尽快走出这随时都可能令人窒息的宣室殿,想尽快离开这老虎的眼皮底下,这是皇帝给他的一次教训,他其实心里很清楚,但还是不免有几分惊慌涌上心头,只恐迟迈出一步,小命不保。
赵高远去,宫人也皆退下,空荡荡的宣室殿就只剩皇帝一人酒对暗夜,心绪难平。
“皇儿,你不仅迂腐,而且单纯,你知道的事情太少,你不懂,你不懂父皇修建阿房宫的真正目的,你不懂此次儒生事件蔓延到朝中的祸端,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