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阿玛要下派钦差大臣?”
一直闷坐不出声的大阿哥胤褆想喊一声不可思议,他想着无非是钱粮问题,怎得不得就到了钦差大臣一步上去?
也不怪这位郡王爷,他自小便随君父马上打江山,提刀弄枪的不在话下,兵部由他掌权,那是一个顺风顺水,意气风发,可论着这些地政举措,他确有些力不从心。
康熙闻言瞧了他一眼,道:“直郡王有什么人选?”
“皇阿玛,儿臣……儿臣……”胤褆被点名,一下站起来支吾不出几个字儿。
“行了,既然你没个人要举荐,那般吼叫做什么?”
康熙有些不满,可话说出后见胤褆一脸失望,又似有些后悔对大儿子说了重话,又补充了一句,“确也怪不得你,直郡王上了战场敢拼敢打,这下了战场也要跟着多学一些才好啊,不然我大清永固,天下太平,哪有那么多仗给你打呢?”
胤褆一喜,咧嘴一笑道:“是,儿臣谨遵皇阿玛教诲。”
康熙露出一副孺子可教的神情来,微笑着点点头,道:“老大啊,你要学的东西还多的很,别整日腻在兵部研究你那刀枪剑戟排兵布阵的,也多与你诸位兄弟走动。”
“是。”
这话说的,让这些阿哥听了还得了。
尤其是太子胤礽,一张脸不叫铁青也叫寒了一半下去了。
太子储君之位,坐的牢不牢靠尚不可知,只是多人不服气是真的,直郡王胤褆,十五岁骑马上战场,随君父几征噶尔丹,沙俄阻击战,立下了不二战功,更不用数那些大动小乱的。
所以方才康熙这番话,自然叫大家有些想法了。
“皇阿玛,儿臣想举荐一人。”
从来不喜首个发言的四贝勒胤禛今日倒是难得了,康熙也有些意外,笑道:“老四想的是谁?”
“户部尚书陈廷敬。”胤禛起身拱手,声音不高不低,但足以让众人都听明。
似乎因为有了胤禛开头,其余几个阿哥也点了几个大臣的名字。不过梁九功看的清楚分明,